您所在的位置 :首頁 > 新聞中心 > 行業資訊 > 正文行業資訊
“水十條”重市場化 政府企業合作治理水汙染
來源 :www.fanglunchina.com 編輯時間 :2016/1/25 10:44:57
水是生命的源泉 。從蘭州自來水苯超標事件到武漢取水口受汙染 ,頻繁上演的城市源水汙染屢屢發生 。“中國水汙染形勢嚴峻 ,源水水質惡化是可持續發展的危機之一 ,需要得到政府 、社會和公眾足夠的重視 。”中國疾病預防控製中心環境所研究員淩波日前告訴中國經濟時報記者 。
2015年4月 ,國務院發布“水十條” ,也就是《水汙染防治行動計劃》 。據媒體報道 ,環保部正在編製“水十條”實施情況評估考核辦法和實施細則 ,預計2016年出台 。問責製將進一步細化落實 ,環保部將和各省市簽訂水汙染防治目標責任書 ,地方若治理不力將麵臨強力問責 。專家和業內人士均表示 ,政府可以和擁有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的企業合作治理空氣和水汙染 ,或將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
水汙染就在身邊
“很多因素都會造成水源汙染 。”淩波對記者分析稱 ,在城市中 ,飲用水水源汙染來自於工業汙水 、農業廢棄物(重慶嘉陵江水中檢出100+POPs) 、富營養化等等 。而常規水處理工藝不能去除微量有機汙染物 。其他還有管網汙染 、二次供水汙染 、桶裝水和家用淨水器汙染等 。
據其調查 ,全國有35個城市龍頭水不合格率比出廠水增加了20% 。南方某城市的9480高位水箱微生物指標合格率僅為25% 。而且普通家庭的家用桶裝水啟用3天後 ,水質不合格率達到80% ,是因為淨水器濾料更換不及時而導致 。
在城市管網中 ,影響龍頭水水質的因素包括 :自來水廠處理工藝經不住惡劣源水的衝擊 ,出廠水在龐大的輸配水管網中極易被中途汙染 ,住戶樓內高位水箱或低位水池未及時清洗 ,管網老化 ,易抽吸倒流 。末梢自來水水質的問題包括 :懸浮物 、氯味 、臭味等感官性狀指標不達標 ,微生物指標不達標 ,水中溶解性有機物含量過高 ,水的硬度過高 ,陰陽離子比例不當 。
“如果你聞到自來水中的刺鼻氣味就是餘氯 ,或者苯和苯乙烯嚴重超標 。”淩波說 ,有些城市的輸配水管道是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甚至更早時安裝配備的鑄鐵管 ,經過半個世紀的氧化和腐蝕 ,一些管材已開始破損 ,水質安全堪憂 。浙江寧波高層水箱二次供水水質色度合格率僅為8.3% ,細菌總數合格率為58.5% 。
隨著現代化社會的持續發展 ,國內汙染飲用水的行為也在增加 。淩波告訴記者 :“比如不當遺棄的化學品 、人與動物的排泄物 、滲入地下的垃圾及天然形成物 ,都有可能對飲用水造成汙染 。沒有被正確處理 、殺菌的飲用水或不當養護的輸水分配係統也會危害健康 。飲用水供應業者及政府的警惕能有效防止汙染事件發生在供水係統中 。”
而居民飲開水亦有憂 。淩波介紹說 ,煮開水不能去除重金屬 、砷化物 、氟化物 、亞硝酸鹽等有害物質 ,特別是有機汙染物(農藥 、殺蟲劑 、除草劑 、合成洗滌劑等) ,還可能增加各種有毒有害物質的濃度 。將水煮開會使非揮發性有機物(如三鹵乙酸)濃縮 ,其濃縮物的致突變性反而比生水增加 。用鋁或鐵製容器煮水時 ,亞硝酸胺(致癌物)會明顯增加 。煮開5分鍾後亞硝酸胺為生水的10多倍 ,煮開20分鍾後則增加到近百倍 。三個月的保溫瓶膽的水垢中含重金屬 ,其中鎘 、鉛 、汞等重金屬對人體的毒害大 ,能在體內蓄積 。
淨水基礎設施資金短缺
什麽是飲用純淨水 ?淩波回答說 :是一種無病毒 、無細菌 ,不含任何懸浮物及可溶性鹽類 ,去除了各種無機和有機化學汙染物 ,可以直接飲用的水 。製造工藝是以達標的自來水為原水 ,經反滲透膜或納濾膜處理後出水達標 。
而安全的集中供水係統是什麽 ?在她看來 ,水質要符合國家生活飲用水衛生標準(GB5749-2006) ;供水量大於80% ,取用水方便 ;具有可行的應急供水措施 。美國約有16萬個公共供水係統 ,可能是公有或者私有 ,大多數人通過小區供水係統取水 。
《美國安全飲用水法》要求對侵犯供水係統及飲用水中發現汙染物的現象進行全民告示並在年度報告中列出 ,還建立聯邦及州政府的夥伴關係以加強執法力度 ,特別設計用以保護地下飲用水源的條款 ,要求對未受汙染的水源之外的地表水進行殺菌處理 。
從中國來看 ,全國飲用水淨水及輸水分配係統的建造已耗資數千億元 。1995年至2000年間 ,投資於水質改良的資金超過500億元 。隨著全國水利基礎設施的不斷老化 ,淨水及飲用水產業麵臨著挑戰 。“淨水及飲用水基礎設施差距的分析顯示 ,如果現有投資不增加 ,2019年之前即會出現資金短缺的現象 。”淩波說 。
“水十條”強調市場化
“水十條”提出政府統領 、企業施治 、市場驅動 、民眾參與的機製 ,強調了政府和企業的不同責任和市場化 ,也釋放了飲用水 、黑臭水體等更多領域的機會 。據E20研究院測算 ,在“十三五”時期 ,城市汙水治理投資需求約7000億元 ,黑臭水體市場為近5000億元 ,工業廢水市場在5500億元左右 。不同類企業基於產業鏈的合作共生即產業生態化發展將成為未來的趨勢 。
而在國外 ,政府和企業合作治理汙染已形成模式 。“中國政府和企業可以和擁有國際先進技術和解決方案的跨國企業合作 ,包括在治理霧霾和汙水 、節能減排等領域 ,這樣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一位德國工程技術領域的人士告訴本報記者。
北京槐房再生水廠項目及武漢東湖隧道項目就使用到跨國公司的技術解決方案 。淩波介紹了一個案例 :美國賽萊默公司助力黑臭水體的治理和海綿城市建設 。坐落於北京南環鐵路以南的槐房再生水廠建成後 ,將是全國規模最大的MBR工藝封閉式全地下水廠 。賽萊默為再生水廠提供的設備應用於進水提升 、生物處理 、膜循環及濕地配水等環節 ,將幫助城南汙水變廢為寶 。
北京排水集團表示 ,2016年6月以前 ,將陸續完成高碑店 、小紅門汙水處理廠升級改造、新建再生水廠和汙泥集中處理中心等工程任務 。屆時 ,北京中心城區新建和改造的全部水廠出水主要指標均達到地表Ⅳ類水體標準 ,使中心城區主要河道消除黑臭水體 ,實現首都水汙染治理的好轉 。